今天,缅怀民国旷世才女

今天,缅怀民国旷世才女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01 23:23:38]

她是沙龙女主角,她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她是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她是知名的建筑学家,她是林徽因。4月1日是她的祭日。读一篇文章,重温民国才女的风采。

4月1日愚人节,是张国荣的祭日,同时也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祭日。

点击图片看大图

林徽因,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曾是令无数文人墨客倾倒的民国女神,然而近些年却成为部分网民口中的绿茶婊。

她颇具争议的情感生活,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却让人忽视了她的才华。林徽因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为什么所有男人都为她痴迷,而鲜有女性与她为伍?让我们重回那个风云动荡的年代,再体验一次民国时期的激情与浪漫。

开挂的人生,早慧的女子才能成功驾驭

林徽因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1925年参与反奉运动被袭身亡。叔叔林觉民为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从容就义前所留绝笔《与妻书》感人肺腑,令人动容。

点击图片看大图

1920年4月,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并与徐志摩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1921年,随父回国,在双方家长的安排下,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定亲,并于1924年6月一起赴美攻读建筑学。两人于1928年春,结婚。

点击图片看大图

林徽因与梁思成

林徽因曾与徐志摩一起接待著名诗人泰戈尔,并登台出演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震惊全场。她与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是好友,费慰梅更是她仅有的闺蜜。

点击图片看大图


 

中国学网 www.xue163.com
 

林徽因、泰戈尔和徐志摩

婚后,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雅称“太太客厅”,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汇集在一起,讨论时局、谈古论今、学术研讨等,金岳霖始终是沙龙座上常客,并与林徽因产生感情,最终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逐林而居。

林徽因浑身散发着浪漫的文学气息,但却非常理智,而且善于控制情感。她没有盲目跟从诗人徐志摩,而选择了志同道合的梁思成,与金岳霖产生婚外情却能妥善处理,使之成为一段佳话,而不是八卦狗血肥皂剧,足以见得林徽因的情商极高,充满智慧。

她才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傻白甜玛丽苏

 

点击图片看大图


 

虽然所有男人都倾慕她,围绕着她转,但她绝不是现在肥皂剧里的傻白甜玛丽苏。她多才多艺,出身名门,复杂的家庭关系,培养了她独特的气质,也教会了她做人的智慧。

林徽因是长女,母亲是正房,然而因为一直未有男丁,父亲便娶了二房生了一女四子,因生母是个没有文化毫无远见的妇人,难逃被冷落的命运。复杂的成长环境,使得她早早懂事,及至父亲走后,作为林家长女,她便成了整个家庭的主心骨。

 

点击图片看大图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牢牢掌握住自己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才华,活出了女性的独立和精彩,值得所有人为她鼓掌。何况,其实她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些风花雪月。

之所以会被那么多文人学子称为才女,林徽因必定是才华横溢的。著名翻译家文洁若为林徽因的美而惊叹之馀,毫不掩饰对她才华的钦佩,“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
 

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建筑家

点击图片看大图



林徽因年少时立志攻读建筑学,婚后与梁思成走遍中国15个省,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同时她有许多建筑学术作品,创立了清华建筑系,担任教授讲师,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与梁思成一起毕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

 

点击图片看大图

 

建国后,在明清古城强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林徽因更是冲动的指着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说“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下,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于1955年离世。

 

点击图片看大图

 

此外,她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者之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也是由她设计。她关心传统手工业的复兴,为濒临停业的景泰蓝、烧瓷等传统工艺品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式图案,亲自参加试制,并为工艺美术学院培养研究生。

点击图片看大图

 

卧病在床的林徽因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她的人生,享年51岁。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著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她是新月派诗人、作家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此后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点击图片看大图

 

中国学网 www.xue163.com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


名人眼中的林徽因

作家萧乾先生在绝笔《才女林徽因》中记道:'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点击图片看大图

 


卞之琳慨言:“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林徽因“喜欢热闹,喜欢被人称羡”,这一点也可以从林徽因在文学沙龙上的高谈阔论得到印证。费正清晚年回忆林徽因就曾说,“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著她转”。----(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

然而,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的是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的又是她。

 

点击图片看大图

 

貌美、有才华、理性、坚毅、果敢、独立,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醉心的事业,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这样的林徽因,也许才是最值得纪念并且最应该为后人所记住的。   (转自网络)

今天,缅怀民国旷世才女